心鮮人新聲
今年五月,我從大學畢業了。同屆的朋友們調侃說,在疫情大爆發的今年進入社會的我們都是被命運選中的勇者,身上配戴等級三的訓練短劍,穿著等級五的初階木頭盔甲,硬是被逼去打等級兩百的惡靈惡靈(2020!)。
居家檢疫的兩個禮拜加上自主健康管理的七天,我像灑花般的投履歷,這投一簇,那丟一把。很幸運的,八月初就職,而十一月,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實習告一段落了。
經過三個月,我看待職場、工作、跟金錢的想法產生了一些改變。「心鮮人新聲」這個插圖系列用來統整我的一些心得,還有一些抱怨。
當然,這些只是從「我的」經驗中歸納出來的「我的」想法,是一個懵懂無知的新鮮人對社會這隻大型複雜生物的觀察。所以,就當成是純粹的心得分享吧!同時,這些圖跟文字也是為了自己而創作,因為關於職涯啊事業啊什麼的我仍然處在一個相當迷惘的狀態。
我告訴自己,迷惘沒關係,但要持續思考,持續找解答,會有痛苦難過不知所措懷疑人生的時候,但其實這過程也可以蠻有趣的。
1 | To 兵 or not to 兵 –––– 你當兵了沒?
「蛤~啊你還沒當兵喔~那我們不可能錄取你啦 T_T,掰噗。」
在溫柔委婉的制式信件上,白紙黑字透露出的語意根本就是以上這句話。
我有幾位同學在大學期間,用兩個暑假服完兵役必要時數,畢業後就不用煩惱當兵的問題。蠻多人問我,怎麼不在大學期間把兵當完?
我升大二的暑假是開心的在家裡,晃晃悠悠的度過,睡到自然醒,看動漫,還跟高中朋友去壯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壯遊計畫);升大三跟升大四的暑假分別在鴻海的分拆公司和杜奕瑾創辦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實習。
兵役沒提早處理的確有很多麻煩的地方,譬如,今年八九月工作期間,要請假體檢,抽籤,之後還要被不請自來的兵單佔用人生的四個月(還在等這位不速之客的出現)。這些都是小事,更重要的,我選擇放棄了美國的實習訓練工作簽(OPT),回台灣工作還會衍生出接到兵單是否能留職停薪,或是要重新找工作等問題。
投履歷時,很多公司一知道我未服役,直接慢走不送,其實這我能理解。因為公司訓練求職者是一筆開銷,一位員工從進一間公司到實際有生產力中間需要一定的時間。以工程師為例,通常要先受訓,學習相關技術,光是瞭解一個複雜系統並能有效率的合作開發新功能或維護既有功能就可能需要好幾個禮拜。那麼,公司當然不會願意花金錢還有時間成本培訓一個隨時可能被兵單綁走的義務軍人。雖然能理解,但找工作因為這個原因而不斷受挫時心情當然不好。
不過,之前花在沒去當兵而去實習的那幾個暑假,我認為不但沒有白費,反而對我很有幫助。學習新的軟硬技能、認識人脈、豐富履歷這些不論,我覺得學生時期的寒暑假是職業探索的黃金時段之一。實習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幫助我瞭解,現在的我喜歡什麼樣的職場,什麼類型的工作,什麼樣的團隊,什麼樣的公司氛圍。(這裡有個前提,我很幸運的有家裡的經濟支援,可以不單純為了賺錢去選擇工作。)實習畢竟是短期,不會被合約綁死,不需要為了年終或著業績硬著頭皮掛著假笑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而且有相對較小的生活壓力,所以可以對自己誠實一點。另外,還可以反思自己的興趣以及需要學習的技能,屆時畢業找工作時,比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這樣才有談判的從容和籌碼。
所以,我後不後悔沒有在大學期間當兵?不後悔。我現在覺得,當兵那四個月可以拿來好好的思考人生,週末還可以跟家人相處,也蠻不錯的。當然在兵營裡無聊發慌的我或許會改變想法,有心得我就到時候再寫吧!
2 | 工作在挑我,但我也可以挑工作!
升大三那一個暑假,我去面試的其中一間公司,一走進大樓電梯撲面而來的是刺鼻的二手菸。之後走進一間會議室筆試,會議室也同樣是那難聞的熏味。我忍著做完了問題,之後像是主管的人走了進來,他穿著一件上面畫著動漫妹子的T恤,接近領口的地方還破了一個不小的洞(別問,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這麼小的細節我會記得這麼清楚)。看我面有難色,他問我怎麼了,是題目太難不會嗎?很抱歉,那可能程度不夠,不太適合身任這個職位喔。那個時候,我判斷抱怨這棟大樓裡瀰漫的煙味不禮貌,所以騙他說我昨晚沒睡好。領口破洞的大哥回我:「我認為面試前一天不好好睡覺,很不負責任。」
唉,就算那間公司錄取了我,我也不會想在那種環境工作,現在回想起來,為什麼不鞠個躬,直接離開呢?
公司在打量我工作能力和人格特質的同時,我也在判斷這份工作適不適合我。
因為有之前實習的經驗,我比較清楚自己選擇工作的一套標準,方便從眾多工作機會中篩選出可能比較適合自己的職位。譬如,我的選擇標準有幾項是:
不常態加班。
薪資至少要足夠支付房租、伙食費、基本生活費、學習花費,還要能讓我存下一些錢。
從中要能學到某些可轉移技能(transferable skill)。
制定一套標準這件事聽起來眾所皆知,但事實就是沒有工作的時期非常讓人心急,像我就很容易用「先求有再求好」的道理設法說服自己接下一件不盡滿意的工作。尤其是看到身旁朋友各個找到工作,一路順心的樣子。
這個時候,深呼吸,靜下心,告訴自己不要過度和別人比較,專注於自己設立的標準,同時增強自身能力。當以後不再是新鮮人,有了緊急備用金以後,要做到這件事應該就能更從容不迫。
3 | 再忙,也要分配一些給自己的時間
來做個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我隨便想的心理測驗。
有一盒用再多錢也買不到的巧克力,裡面共有24顆,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第二盒一樣的了。你的父母在你出生時把這盒巧克力送給了你,而你把這盒巧克力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你成年後,很珍重的把它從溫度控制的冰箱拿出來,欣賞著光線在奶油糖霜上反射的七彩光澤。
這時候,一個穿著全身黑,帶著月亮形狀耳環和星星形狀眼鏡的小偷從窗戶跳進來,偷走了8顆巧克力,當然,還有你的所有其他財產(喔,可是學債他沒有偷走喔)。
為了活下去所需要的基本開銷,你勉為其難把這盒巧克力的一部分賣掉。那麼,你會願意賣掉幾顆巧克力?2顆?8顆?16顆?
回答17(含)以上的你們,請檢查你的數學。
回答14~16的人:你是個工作狂,工作可能是你唯一的興趣,你也很喜歡你的工作。首先恭喜你,這根本是超級難得一見的創業家特質。這種心態底下,一天工作十六個小時對你來說可能也沒什麼。
回答1~4的人,心理測驗結果:賺錢不構成你做決策的主要考量因素,也不是你一舉一動背後的主要動機。你可能已經擁有足夠的錢,或者,你跟本不在乎錢。你很有可能是慈善家、企業家、傳教士、投資客、隱者、詩人、科學家、或富二代。
而大部分的人應該會回答介於中間的某個數字。把心理測驗的語言翻譯成白話文,巧克力是時間,小偷是必要睡眠,賣出的巧克力是為了賺錢而工作的機會成本。大部分的工作族群一天的工作時間落在6到12小時。
我就算再喜歡一份工作,仍堅持不常態加班就是因為,除了工作以外我還有其他想做的事情。以我現在的職務為例,一天,加上必要通勤時間,在不加班的狀況下約有十個小時是待在公司的。很重視並需要睡眠的我,如果每天的睡眠時間算八個小時,那麼,自由時間就是六個小時。其中,每天運動九十到一百二十分鐘,剩下的時間,我有想學的東西、想讀的書、想看的劇、想玩的遊戲、想認識的人、想耍的廢、兼職的工作、還有一些獨立的作品企劃(像是這篇文章)。時間如此稀少珍貴,已經需要做出相當的取捨,所以,除非有很好的理由,為什麼要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呢?
留下一些時間給自己,我才能保持自我,不是盲目的忙。
4 | 我應該早點開始記帳的
我畢業後才開始做,改變我金錢觀最多的兩個選擇,分別是記帳跟了解自己的淨值。我在某一天洗澡時思考了五分鐘,如果能對還在大學的自己說一句話,我會說什麼。頭腦裡冒出的前兩個想法是 1)近幾年樂透頭獎中獎號碼,還有 2)應該早點列入黑名單,會讓我一些禮拜躲在棉被裡哭的一些人名。
蒸氣散去,我決定比較實際的答案是:「我建議你開始記帳」。
記帳跟了解個人淨值這兩件事情其實很類似,就是了解收入、支出、還有金錢流的速度以及加速度。在許多投資理財書籍裡提到的概念名詞,什麼財務自由、被動收入、六罐子理財、F.I.R.E理財、ESBI象限啊,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記帳和計算淨值。開始做這兩件事以後,我自然而然的開始注意節流和開源的方式。之前,吃一餐三百元台幣(物價很高)的便當可能會覺得沒什麼,但現在,在固定預算底下,如果我注意到一個月有某方面的支出比較高,就會設法降低其他方面的支出來維持平衡。與之同時,我也開始比較積極的管理跟錢有關的事物,譬如整理銀行帳戶,整理保險,還有更主動的找兼職工作等等。
我猜測,很多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應該跟我一樣,至少有一部分是單純為了錢在工作。
錢是一個將時間轉換成價值,方便儲存和交易的工具。它讓一個人擁有更多的選擇,能更彈性的分配很無情且非常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時間。
大學畢業那天我製作了一支影片「關於畢業這回事」,當中提到我25歲前其中一個目標是領一份養得起自己的薪水。我現在稍微改變主意了:目前仍然是上班族,但領的薪水不但要養得起現在的自己,還要學習如何妥善利用各種投資工具來養活以後的自己。
5 | 交友軟體真是個好發明 XD
我不是台北人,求學階段沒有任何一間學校在台北,不過目前北漂來台北工作。在台北認識的人不多,一個人住,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運動,習以為常,但有些特地定日子(通常是週末或是一些晚上)會被一股驟然的孤獨感襲擊。通常想的是「這麼熱鬧的城市,我怎麼跟人的交集會這麼少?」
前幾天接到一通「單身聯誼協會」的電話(是詐騙嗎?有人接過這個嗎?)我差點就答應了。
學生時期有學校同學和社團同儕,出社會之後有同事,但現在待的公司規模比較小,接觸到的人的數量比在學校少多了。而且跟有些同事的價值觀實在有落差(小故事:我上班除了背包之外習慣背一個斜背包,今天有個同事扯了一下我的斜背包,說:「背這個包很像娘炮」),除了上班時間以外,是不會特地想要額外花時間相處的類型。
忘記之前在哪讀過,孤獨是個內在情緒,是催促一個人去認識其他人的原始動力。不過我就是一個害羞的大男孩(很騙),在自己與其他人之間建立起一道道心牆,交朋友必然要花一番功夫。
幸好,有交友軟體這種東西,不用壯膽在捷運上搭訕路人,只要往右邊滑滑滑滑滑夠久也有機會交到朋友。
所以,這小節的重點只是:不認識我的人,交友軟體看到長得像我的人(請參考上圖)建議往右滑,謝謝。
(認識我的人,來台北記得跟我說一聲,讓我找你出去玩 :))
6 | 事業是個什麼東西?
求學中的我,對於工作的想像是這樣的:我將大學所學的東西運用在職場,進入某個領域某間有點口碑的公司工作,工作三四十年,慢慢的爬上這間企業的晉升階梯,退休。
選系,選工作為什麼這麼可怕?我認為可能是兩個原因的相互作用,首先,因為大部分學生在現有的教育體系底下沒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探索自己的興趣,加上會受到家長、同儕、和社會的壓力,覺得科系「好壞」會限制以後能做的工作;另外,因為學生常被誤導認為職涯是一條無法掉頭的單向隧道,一但哉進去,從另一頭出來已經是數個十年以後了。人生有幾個十年可以這樣去揮霍?既然沒有,又有多少人敢放膽去嘗試?
「先生,這條隧道預計行駛時間是二十五年,並且不能迴轉,您確定不挑選旁邊那條同樣不能迴轉,但只要行駛二十年的隧道嗎?」聽到這句話,我一定嚇的急踩煞車,遲遲不敢進入任何一條隧道,直到經濟壓力迫使我做出選擇為止。
我比較喜歡把職涯想像成一座錯綜複雜的都市裡的道路。當然並不是無時無刻都可以轉彎,或者轉換車道,有些道路壅擠塞車,有些則是路鋪的不平,不利前行,甚至有道路需要收一筆過路費,或者只有擁有特定身份證件才能通行。但是,城市道路跟隧道還是差很多,有足夠的意志力和努力,就可以到達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那間非常有名常爆滿的貓咪咖啡廳?到的了。那間非主流而且鮮少人知道的,專門賣海鮮的卡拉OK?認真找,也到的了。
這幾年蠻夯的「斜槓」一詞講得就類似這個概念吧。
一條不能迴轉的單向隧道,方向明確,但失去自由的人可能喘不過氣;縱橫交叉的城市道路,容易迷路,卻有更多選擇的餘地。我不是說專業不重要,但是,當我了解到職業並不是個完全不可逆的選擇,就可以有效將「選錯的恐懼」降到最低。科技在進步,時代在變遷,人們在成長,思想在改變,怎麼可能進入一條隧道幾十年,從不渴望看見外面百變的風景?
結語
「心鮮人新聲」,是我捫心自問得出的一些結論。題外話:這標題聽請來很像專門賣海鮮套餐的卡拉OK。
接下來到當兵前的這幾個月,我預期會繼續工作,繼續思考這些問題。當然,也很歡迎前輩後輩學長姐學弟妹的任何想法、建議、或問題。是心鮮人的我,也想聽聽大家的新聲!